请稍候...
走进青海

       生态青海 江河安澜

——“普雷斯通走进大美青海系列报道之一

记者 柏章良 刘继广 宋晓英

青海,一个让人魂牵梦萦的地方。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江均发源于此,三江之源中华水塔山水之宗溢美之词不断。

    青海,一个经济欠发达的省份。气候恶劣,植被稀疏,经济发展滞后,荒凉落后曾经是这里的代名词。

    集大美与落后于一身的青海,发展的根基在哪里?

    生态立省!

    这是青海省委、省政府和568万青海人民作出的历史抉择。

    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大美青海,保护中华水塔,保障江河安澜,在青藏高原这片广袤的大地上风生水起。

坚持生态立省不动摇

    生态,一个平凡的字眼,青海却不能承受之重。

    青海,这颗镶嵌在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极上的璀璨明珠,孕育了影响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命之源——长江、黄河、澜沧江。据不完全统计,黄河总水量的49%、长江总水量的25%、澜沧江总水量的15%均源自青海。

    实践证明,黄河、长江流域的文明得到保护、延续和发展,必须有稳定的江河源区。而作为江河源区的青海,拥有较为稳定的生态环境和水源供应,不仅可以为西部地区开发创造良好的自然环境,而且可以为我国及东南亚各国的经济发展及生态安全提供重要的生态屏障。

    尤为重要的是,青海70%以上的区域为藏区,从事牧业生产生活的百余万牧民群众赖以生存的草地资源、湿地资源,由于受自然和以往过度放牧的影响,造成了草场退化、草畜矛盾等问题,极大地影响了牧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也直接关系到藏区社会的稳定。

    实施生态立省战略,既是保护三江源的迫切需要,也是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和社会长治久安的需要。

    青海生态无小事。

    青海省委书记强卫在青海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所做的报告中,多达12次提到了生态问题。

    青海省省长骆惠宁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构筑高原生态屏障,事关全国可持续发展我们要始终肩负起保护生态环境的历史责任,让青海各族人民与蓝天碧水青山相依,让奔腾不息的江河之水永远滋润中华大地

    生态立省, 568万青海人民的历史抉择!

把握生态建设新机遇

    青海生态建设,不仅关乎青海的生态安全,而且关乎国家的生态安全,甚至关乎东南亚邻国的生态安全。

    加强生态建设,青海在给力,国家同样在给力。

    为大力推进青海生态建设,中央和青海两级政府在青藏高原选定代表性区域设立了三江源、可可西里、青海湖等国家和省级自然保护区,对青海生态实施全方位的重点保护。

    国家林业局印发《关于支持青海省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将采取更加有力措施,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从林业生态安全体系建设、林业产业体系建设、林业生态文化体系建设、林业生态系统的监测和评价体系建设、林业基础能力建设、对口支援县林业建设等6个方面对青海给予重点支持,努力把高原现代林业建设全面推向科学发展的新阶段。

    青海省林业厅厅长党晓勇说: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部门大力支持对于青海生态建设很重要,但最根本的还是林业部门自身要有作为,要在生态立省中充分发挥主力军的作用。

    党晓勇是如是说的,青海林业也是如是做的。

    近年来,青海林业一直在跑步前进。

    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帮扶下,青海省以东部干旱山区、环湖地区、共和盆地、三江源区和柴达木盆地为重点,先后投资近百亿元资金,组织实施了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三北防护林、退牧还草、水土保持等生态环境建设工程,使全省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很大程度的遏制,初步形成了建设、保护、管理协调结合、整体推进的生态治理新格局。

    在全年降雨量仅有400毫米的恶劣气候条件下,使全省森林覆盖率提升了0.8个百分点,局部恶化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治理,湿地水资源得到可靠保护,物种多样性保护力度不断加强,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普遍提高……这是青海人民对国家重视和部门支持的有力回报。

    有为才能有位。

    2000年,青海省林业局成立,由过去青海省农林厅林业局一个处级单位直接升为厅局级单位;

    2011年,青海省林业局更名为青海省林业厅,林业部门由过去的政府直属部门变成了政府的组成部门。

青海为发展高原现代林业开辟了道路,为加强高原生态建设撑起了一片晴朗的天空。

凝聚生态建设新合力

    过去,人们常说青海有三怪:房顶上能赛跑、姑娘不洗澡、山上不长草,这是对青海恶劣生态环境的真实写照。

    气候干旱、土地瘠薄、树种单一是青海植树造林的三大瓶颈

    这里的百姓这样形容植树:植棵树比养个娃还难!

    困难再大,也难不倒天生不怕难的青海人民。

    1989年之前的西宁南北山,荒山秃岭,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不仅严重影响了西宁人民的生活质量,而且影响了青海省会形象。

    两山不治,西宁难宁。

    1989年,青海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作出决策--启动南北山绿化工程,由历任省委书记或省长任总指挥,由主管农业的副省长、西宁市市长等任副总指挥。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创造性提出了由西宁地区的各部门、各行业划片承包绿化责任区,将全民义务植树政策灵活运用于两山绿化中,相继成立了117个绿化区,参加绿化的单位达168个,大大推进了两山绿化进程。

    截至目前,两山绿化工程总造林面积达9万亩,造林成活率超过85%,保存率超过80%,栽植各类树木7500余万株,有林地增加到10.6万亩,林草覆盖率达62%

    昔日荒山秃岭如今披上了层层绿装,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控制,初步实现了泥不下山,水不出沟的建设成效。

    今年6月,国家林业局局长赵树丛在青海考察林业工作,对西宁南北山绿化工程给予了高度评价。

    其实,两山绿化工程只是青海林业生态建设的一个缩影。

    在绿荫掩映的塔尔寺、在林木森森的贵德县城、在美景如画的互助北山国家森林公园、在蓝天碧水的青海湖,随处都可看到青海生态立省的美丽印痕。

    进入新世纪,尤其是十一五以来,青海人民发扬人一之,我十之的实干精神,大力推进青海生态建设加速跑:

    全省累计完成营造林面积535.6万亩,落实各项林业建设资金51.5亿元,全省森林覆盖率由4.4%增加到5.2%,提高了0.8个百分点,生态建设成为青海发展的主旋律。

    党晓勇说,十一五期间,青海林业站在历史的高点上,成功实现了三大转变:一是实现了由传统林业向高原现代林业发展的重大转变;二是实现了由重生态产品向生态产品、经济产品并重的重大转变;三是实现了由争取国家投资推动林业发展向投资推动和改革推进并重的重大转变。

    三大转变是应生态立省而生,应盛世兴林而生。

    生态立省已深深植根于每一个青海人的心中。

托起民生林业新希望

    一谈到雅丹地貌,人们就会很自然地联想到青海的柴达木盆地。因为,柴达木盆地的雅丹地貌世界闻名。

    然而,闻名的背后,是土地日渐沙化挥之不去的阴影。

    青海沙化土地面积为1.88亿亩,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7.4%,是全国沙化面积较大、分布海拔最高、危害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

    遏制沙害,让百姓过上幸福安宁的日子,成为青海生态建设的当务之急。

    小枸杞应运而生。

    青海省依托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等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在柴达木盆地沙区数十个绿洲及周边人工营造枸杞经济林,大力发展枸杞产业,实现了兴林富民遏沙共赢。

    强卫、骆惠宁等青海省领导多次就枸杞产业发展作出专门批示,要求各部门齐抓共管,共同抓好枸杞产业。

    在大力发展沙产业过程中,青海省始终坚持把发展枸杞产业作为调整农牧业产业结构、农牧民增收、防沙治沙及生态农业的重点工程,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一体化经营、品牌化销售的原则,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扶持、项目带动等措施,引导和培育龙头企业进行规模化、产业化经营,采取补贴种苗、集中连片种植、配套推广滴灌模式等方式大规模种植枸杞,枸杞产业种植基地发展势头强劲。

    柴达木盆地年降雨量只有200毫米左右,而蒸发量却高达2000毫米,节水是关键。

    为节约用水,德令哈市5万亩枸杞标准化基地全部采用节水灌溉,据测算每亩可节约用水900立方米。枸杞标准化基地节水灌溉措施,大大缓解了农林争水矛盾,为发展绿洲农业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基地内2万亩枸杞已通过美国农业部(NOP)和欧盟(EU)执委会有机产品认证,并通过德国(BCS)有机保证有限公司的认证。柴达木枸杞成功打入国际市场、赢得了国际品牌声誉。

    小小枸杞,不仅改善了柴达木盆地的生态环境,而且实现了农民致富增收,成为发展高原民生林业的生力军

    东部沙棘,西部枸杞,这是青海省委、省政府对青海林业产业寄予厚望。

    截至目前,全省沙棘林面积达223万亩,可采果利用面积近100万亩;枸杞种植规模超过22万亩,其中7万余亩已进入产果期,年产干果1.6万吨,年产值达6亿元,可实现人均增收1500元。东沙西枸的战略构想基本形成。

    生态立省,青海为发展高原现代林业树立了旗帜和标杆;

    兴林富民,青海同样为高原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树立了典型和榜样。

    沧海桑田,曾几何时被尘封于落后、边缘、荒凉中的青海,忽然间华丽转身而来,以保护三江源、建设大美青海为契机,发扬人一之,我十之的英雄气概,合奏出了一幕幕大美青海、江河安澜的华美乐章。 

脚注信息
最终解释权|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5-2020 京ICP备15013021号-1    普雷斯通资源网